大家應該都看過最新的奢侈標準嗎?沒看過沒關系,以下就是;1、紙抽放在宿舍顯眼的位置2、手機不貼膜3、吃完泡面不喝湯4、吃完薯片不舔手指5、木糖醇三粒一起嚼6、方便面渣渣不往嘴里倒7、洗發水沐浴露用完了不加水晃瓶8、去商場買東西要塑料袋9、喝星巴克不自拍10、喝酸奶不舔瓶蓋。
但是你們知道在教育寫最奢侈那些事兒嗎;
1. 隨堂考試,自測小考不用考試系統而用只是紙質試卷。很多小型考試其實沒必要用到紙張去印刷試題。直接可以使用在線考試系統,在線自測等軟件。這樣就會省去很多紙張了。我們要知道一棵成年樹可產木材0.5立方米,0.5立方米木材可造紙140公斤,一包A4紙約1.5公斤,有500張。
2. 課后學習發現疑問不用師生答疑插件而去打電話問教師或者第二去問教師。這是既浪費時間又浪費學習熱情。要是使用師生答疑就能馬上解決學習疑問,提高學習上的熱情。有人會說可以用網上社交工具,但是很多資歷比較老的老師是不使用的。而且有時候老師不一定在線。
3. 假期時間不去慕課教學平臺去學習,而是去學習培訓班。很多同學在放假期間都會去學習培訓班去學習。不能否認學習培訓班會有幫助,但是培訓班的老師跟我們學校的老師的教學風格又大大的不同。可能達到的效果預期不夠慕課的高。最重要培訓班的費用也是不低的。
4. 很多高校,很多老師的教學資源都是整理的比較亂。需要用的時候就找不到。有時候很多有用的資源就這樣浪費了。導致很多學生錯過了這么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是無價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未必能補回來。因為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資源庫去整理,保護這些資源。
以上這些事看上去好像是教育中比較小的事情。但其實仔細觀察下,這些都是很奢侈的。浪費了太多社會資源,時間,以及金錢了。只要運用做教育信息化建設。我們真的可以節省東西。我們不能因小失大。在以前我們科技不夠發達浪費了很多東西。現在我們有足夠的技術去節省,提高效率了,何必不去嘗試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