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1区2区-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自拍-欧美日韩亚洲精品瑜伽裤-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三区-欧美日韩在线成综合-欧美日韩在线二区下载

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關于舉辦第五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廣東分賽暨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的通知

2025/3/27 17:32:07


1.大賽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協辦單位:超星泛雅集團

 

大賽設立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負責大賽的規則、組織、協調、宣傳等工作。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大賽設立監督與仲裁委員會(簡稱“監委會”),負責對大賽組織評審工作和參與單位相關工作進行監督,對違反大賽紀律、競賽規則的行為和對比賽結果有異議的情況向組委會提出處理意見。

 

2.大賽主題

 

推動教學創新  培養一流人才

 

3.大賽目標

 

緊扣教育強國建設目標,深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有效助力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推動產教融合走深走實,精心打造高校教師教學創新與交流的標桿。

 

4.大賽內容

 

大賽內容包括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教學創新成果報告(課程思政組為課程思政創新報告、產教融合賽道為產教融合創新成果報告)、教學設計創新匯報等材料。

 

5.大賽組別設置

 

大賽按照“四新”建設、基礎課程、課程思政、產教融合、新教師等領域設8個大組,其中第1-6組按參賽主講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等級下設正高、副高、中級及以下3個小組,第7組(產教融合組)根據參賽主講教師任職高校主管部門歸屬下設部屬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組和地方高校組2個組;第8組(新教師組)不分組別。具體分組如下:

 

1組為新工科組(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2組為新醫科組(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3組為新農科組(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4組為新文科組(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5組為基礎課程組(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6組為課程思政組(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

7組為產教融合組(部屬高校組、地方高校組);

8組為新教師組(不分組別)。

 

鼓勵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量子科技、儲能技術、智能制造、數字經濟(含區塊鏈)、生物育種、智慧農業、智能醫學工程、國際傳播等相關專業領域和耕讀教育、全科醫學、中醫藥經典、“理解當代中國”(外語專業)等相關課程的教師積極報名參賽。

 

6.參賽對象

 

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在職教師(含軍隊院校),其中第1-7賽道主講教師須近5年對所參賽的本科課程(應為列入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課程)講授2輪及以上。1-6賽道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賽均可,若以團隊形式參賽,團隊成員須包含1名主講教師和不超過3名團隊教師。第7賽道(產教融合賽道)必須以團隊形式參賽,成員至少包含1名從行業企業聘請的兼職教師,且深度參與教育教學時間2年及以上。

 

8組新教師賽道:全省普通本科高校202311日后入職的教師,以個人形式參賽。按1-7賽道參賽,賽道自選。

 

已獲得往屆大賽全國賽一等獎的主講教師不能再次參賽,已獲得上屆大賽全國賽二、三等獎的主講教師不能連續參賽。

 

7.大賽實施

 

賽程包括校賽、省賽兩個階段。(評分標準詳見附件2

 

(一)校賽

 

校賽階段,由各高校自主組織比賽。每所高校按照規定名額推薦教師(團隊)參加省賽(名額分配與規則,詳見附件1)。推薦名額10個以上的高校,原則上至少推薦1-2個教師(團隊)參加產教融合組。各校正高職稱推薦名額不少于第1-7賽道推薦總額的1/3。

 

(二)省賽

 

省賽階段,設網絡評審、現場評審兩個環節。

 

1.網絡評審環節。參賽教師須于202541017:00前將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教學創新成果報告(或課程思政創新報告、產教融合創新成果報告)等上傳到大賽官網。網絡評審滿分為50分,其中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成績占 30 分、教學創新成果報告(或課程思政創新報告、產教融合創新成果報告)成績占20分。在網絡評審環節,組委會將組織專家對參賽材料進行網絡評審,對進入現場評審的教師或教師團隊名單進行公示。

 

2.現場評審環節。根據網絡評審成績,按各大組參賽教師(團隊)數量前30%比例(向上取整)確定進入現場評審名單?,F場評審滿分為50分?,F場評審環節,參賽教師結合教學大綱與教學實踐,進行不超過12分鐘的教學設計創新匯報,評審專家依據參賽教師的匯報進行8分鐘的提問交流。

 

8.大賽獎項設置

 

根據省級決賽結果擇優推薦27個教師(團隊)參加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其中第1-5賽道共20個名額、第6賽道3個名額,第7賽道4個名額。第8賽道不推薦參加國賽。省賽的獎項根據全國賽規定并結合我省高校實際設置,獎項分為:

 

(一)個人(團隊)獎

 

按賽道分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五個獎項,一至三等獎總獲獎比例為省賽參賽總名額的30%,各賽道網絡評審成績前50%但未進入現場決賽的教師(團隊)獲優秀獎。設特等獎27個,從1-7賽道的一等獎中產生,作為推薦參加國賽的選手;該名額原則上均勻分布,如出現各組別參賽選手分布嚴重不均的情況,由組委會根據全國賽要求和實際情況研究決定。

 

(二)優秀組織獎

 

對大賽開展過程中,教師參與度高、大賽成績突出、影響效果明顯的組織單位,授予“優秀組織獎”若干。

 

另外,將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特別貢獻獎。

 

9.大賽材料提交

 

(一)參賽教師提交材料

 

1.申報書。參賽教師通過大賽官方網站提交材料,提交后原則上不得修改。

 

2. 創新成果報告。教學創新成果報告應基于參賽課程的教學實踐經驗與反思,體現課程教學的創新舉措、過程與成效。聚焦教學實踐的真實“問題”,通過課程內容的重構、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環境的創設、教學評價的改革等,采用教學實驗研究的范式解決教學問題,明確教學成效及其推廣價值。

 

課程思政創新報告應立足于學科專業的育人特點和要求,發現和解決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的真實問題。

 

產教融合創新報告應密切圍繞高校與社會或行業企業主動合作、人才培養規格與產業需求、學科專業結構與區域發展、組織模式創新與教學模式改革等產教融合方面的內容,以教學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學實踐中的“真實問題”,通過課程內容的重構、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環境的創設、教學評價的改革、師資隊伍的建設、協同辦學的機制等,解決教學問題,明確教學成效及其推廣價值。

 

報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數不超過4000字。教學創新(或課程思政創新、產教融合創新)成果的支撐材料及目錄詳見附件3。

 

3. 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及相關材料。實錄視頻為參賽課程中兩個1學時的完整教學實錄,其中產教融合賽道需包含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具體要求詳見附件4。與課堂教學實錄視頻配套相關材料包括:參賽課程的教學大綱、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內容對應的教案和課件,其中教學大綱主要包括課程名稱、課程性質、課時學分、學生對象、課程簡介、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學安排、課程評價等。

 

4. 證明材料。所有賽道參賽課程需以PDF格式上傳教務系統中課程已完成學期的開設信息(包含課表、排課班次、人數、地點等信息截圖),參賽課程名稱須與教務系統中顯示情況一致。

 

產教融合賽道參賽課程還需提供由所在高校教務部門出具的實踐性教學學時占課程總學時比例不少于30%的相關證明;行業企業參與參賽課程教學的相關證明,包括但不限于與參賽課程相關的人事聘任協議、產教融合項目合同、協同育人項目、產業學院等,簽訂時間在2年及以上。

 

新教師賽道須提供教師入職時間證明(例如入職通知或由學校人事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如參賽內容涉及產教融合課程還需提供由所在高校教務部門出具的實踐性教學學時占課程總學時比例不少于30%的相關證明;行業企業參與參賽課程教學的相關證明,包括但不限于與參賽課程相關的人事聘任協議、產教融合項目合同、協同育人項目、產業學院等,簽訂時間不限。

 

(二)參賽學校提交材料

 

1. 參加校賽教師(團隊)名單匯總表(加蓋單位公章)。

 

2. 校賽工作總結。包括但不限于校賽基本情況,校賽規模與特點(參賽教師人數、組織情況),校賽舉辦的效果與亮點,校賽選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建議等內容。

 

通過大賽官方網站進行大賽報名、網絡評審、成果推廣,各參賽教師和高校推薦參加省賽的材料上傳、網絡評審均通過此平臺進行。以上材料須于202541017:00前上傳至平臺,相關操作指南將另行通知到各高校工作聯系人。

 

10.其他事宜

 

1.教師報名參加比賽即表示同意并接受本通知及組委會制定的賽程安排、評分規則等全部規定。

 

2.已獲得前四屆大賽省賽特等獎的主講教師的參賽課程,本屆不能再使用。

 

3.比賽期間,組委會有權對所有參賽教師的比賽過程進行錄音錄像。比賽結束后,組委會有權免費使用參賽教師提交的所有參賽材料以及比賽過程的影像資料。

 

4.對在比賽中存在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等不當行為的參賽教師或評委,組委會將通報到其所在單位并建議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

 

5.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大賽組織與推薦工作,嚴格審查參賽教師(團隊)資格。有以下情形者不得參賽:有學術不端或者師德失范行為的;在政治、學習、科研和生活等方面有違法、違規、違紀情況的。

 

6.參賽教師(團隊)應保證參賽材料的原創性,不得抄襲、剽竊他人作品,如產生侵權行為或涉及知識產權糾紛,由參賽教師(團隊)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7.參賽教師(團隊)提交的相關材料(申報書除外)和現場匯報環節中均不得出現參賽教師(團隊)姓名、所在高校及院系名稱等透露個人身份的信息,產教融合賽道行業企業信息不做硬性要求。

 

8.涉密課程應做脫密處理后參賽,如無法脫密不建議參賽。

 

9.為建好大賽評審專家庫,做好各項評審工作(含網絡評審和現場評審),現面向省內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征集評審專家,請各高校積極按要求推薦。具體要求,詳見附件5。

 

10.本通知內容的最終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

 

11.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省賽組委會辦公室)

 

聯系人:陳逸予

 

聯系電話:02036641833

 

郵箱:[email protected]

 

(二)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

 

聯系人:譚奕

 

聯系電話:02033970796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三)超星泛雅集團

 

聯系人:童婉靖(技術支持)

 

聯系電話:18026264505

 

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

 

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關于舉辦第五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廣東分賽暨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的通知

 

第五屆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各高校名額分配表

 

第五屆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評分標準

 

第五屆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教學創新(課程思政創新、產教融合創新)成果支撐材料目錄

 

第五屆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標準

 

第五屆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評審專家推薦材料

 

 

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

2025321


廣州市教育局關于公示廣州市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24年度驗收結果的通知上一篇 廣州市教育局關于舉辦2025年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的通知下一篇
在線咨詢
咨詢熱線: 400-998-2655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 | 国产999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的角色 |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 91嫩草国产在线无码观看 | 国产中文字幕 |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在线软件 | 无码激情做A爰片毛片A片蜜桃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韩级2 | 中文字幕 欧美视频 77 |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 a天堂视频 | 久热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 69欧美xxxxx色护士视频 | 2024国内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 手机在线看自拍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 日本一道本高清免费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网站大全 | 在线欧美日韩制服国产 | 人妻久久久精品系列A片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 日本丰满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 波多野结衣绝顶大高潮 |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天天色图片 | 东京热人妻中文无码av | 无码精品日本一区二区桃花岛 | 亚洲香蕉中文网 | 亚洲自偷自拍熟女另类蜜臀 |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色噜噜综合熟女人妻一区 |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 精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