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搞好課程建設要有明確的質量標準。其標準就要有適應性,多樣性,發展性的統一。適應性就要適應高等教育質量的本質屬性。多樣性是高等教育質量的第二屬性,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開發和應用等等。要建立出一套操作性和針對性強的合格課程,重點課程、優秀課程建設的標準。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少數重點課程,優秀課程與合格課程相結合,深入研究教學改革,提高課程建設的功能和實效性。發展性是高等教育質量第三屬性,是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而變化,是適應性的衡量標準,既要繼承,又要突破。要從傳授知識,提高技能和培養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研究。
2. 搞好課程建設需要提高認識,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從教學的最基本課程建設中做起,這是一項很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工作的很多方面,其教學,科研和社會實踐經驗需要豐富。因此要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重視課程建設。各部門領導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3. 搞好課程建設,要認真分析課程的現狀。很多高等的學校的辦學條件不同,有的相對比較差,有些需要建設的項目很多。我們必須根據課程的現狀,結合高等教育形式發展需要,抓矛盾,提高教學質量影響大的關鍵是課程建設,對一些開學率高的,授課面廣的主干課程,給予重點資助。